片 名:《高三》
片 长:95分钟
类 型:人文类纪录片
制 片:沈颢
编 导:周浩
摄 影:周浩 刘斌(使用摄影机型:SONY PD-190PSONY PD-150P)
出品时间:2005年11月(广东21世纪出版有限公司出品)
参赛纪录:获得2006年第30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人道奖、第三届“reel china 纪录片双年展”评委会奖。入选台湾纪录片双年展、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瑞士festival black movie。
梗 概:2004年-2005年,在中国闽南地区武平县一中,高三(7)班的78位同学和老师王锦春一起度过了难忘的高考前夕的岁月。高三开学第一天,王锦春就一遍遍地告诫自己的学生:“你们要像一头狼那样勇往直前,向前,你们别无选择!”家长也一次次在孩子的耳边叨念着:“如果你不想像爸爸妈妈一样做农民,这是改变你命运的唯一机会!”这些80%来自农村的学子们面临着12年寒窗后的第一次人生抉择,他们肩负着整个家族的众望,面临着全国各地800万备考生的竞争,忍受着巨大的压力乃至孤独与寂寞……周浩说:“《高三》中,高考的主线从头到尾,在我看来它不过是一个叙事的背景。几位老师、一群17、8岁的少年,在一个窄小的高三(7)班空间中的状态可能才是我关心的。”
仅仅因为一种情绪的扭结,就使我和周浩的这次访谈在不经意之间契合了2007年——这个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的“社会话语”背景。其实,纪录片《高三》我是2005年年底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展映中就看到了,那时周浩正好从广州来京,央视也正在子夜分集播放着他的这部新片。这是我们的第二次见面。我和周浩是在′05云之南纪录影像论坛上结识的,当时知道了他就是那个拍纪录片《厚街》的《南方周末》的摄影记者。记得他说,《厚街》快拍完的时候,他去了南方日报报业集团21世纪报系作独立制片人,专拍纪录片了。
可是,那天看完《高三》后,我却匆匆地走了,似乎想摆脱一种不愿再面对的情境——在命运面前的无奈厮杀、异化分裂。一时被情绪推撵着,访谈也就搁了下来。
人,有时真的很奇怪,会因着某种气息的沁人心脾而喜爱上整个园子的花草,也会因着某种情绪的扭结而逃避开我们应当承担并关注的责任。大约到了2006年4月,忽然收到周浩短信,告知《高三》获得第30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人道奖。随后,新一轮的高考临近,各家媒体开始对周浩进行轮番“曝光”,我静静地看着,想等“喧嚣”落尽后,再来面对。至到今年8月周浩来京拍片子,我才约上了他。
正像周浩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三!”周浩读高中时还是两年制,他的“高三”是在第一次高考落榜之后的复读中度过的。坐在对面的周浩,随手摆弄着桌边一个插筒中的各式启瓶、夹壳的工具,说他1984年在江苏大学学的是“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后偶然报考了一个摄影函授班,从此迷上摄影。1992年他调入贵州日报社任摄影记者。期间,他拍摄的新闻照片多次获奖。两年后,又调入新华社贵州分社任摄影记者。缘此平台,周浩在把镜头对准各个新闻现场的同时,也开始以专题报道的影像方式来呈现他对社会与自然的读解。他拍摄的多个专题,获得美国“自由论坛”新闻摄影比赛大奖和台湾《大地》地理杂志等机构授予的多项荣誉。1999年底,周浩来到广州,任《南方周末》专职摄影记者。从拍摄“大旱”的中国到可可西里“野牦牛队”的解散,从内蒙跟踪沙尘暴到沿着湄公河考察……周浩在呈现出各种自然与生存影像的同时,也勾勒出了他的精神肖像——激情与思想交织的“社会良心”。
正是这“良心”的牵引,周浩在2001年开始拿起DV去了位于珠三角的厚街,他开始关注“9?11”事件波及下的南方制造业的倒闭与失业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周浩说:“若干年后,也许史学家们还会报怨,为什么在DV已经非常普及的21世纪初期,有关社会状况的影像资料还是极度匮乏。纪录这个社会公共空间中发生的故事,这可能是我做事的目的。”
纪录片《高三》,正是周浩纪录的当代社会的另一个公共空间。
受访者: 周浩 纪录片编导 独立制片人 摄影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