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参加完在加拿大举行的“Sunshine Boy”比赛,对表演有了一点儿兴趣,也正在为大学选择什么专业做考虑。我住在加拿大温哥华,那里的华人很多。一个华人朋友在网上看了刘亦菲和黄晓明演的《神雕侠侣》,因为喜欢女主角而去查她的资料,从而知道了她所就读的是北京电影学院,并告诉了我。
一个人拎一只箱子就飞来了北京
我上网搜索关于北京电影学院的信息,发现它马上就要举行招生考试,并且可以在网上报名,这是个令人激动的机会。网上的资料很多,父亲帮我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准备好所有的材料,完成了在网上的报名。虽然对考试的内容一无所知,但我决定先去北京再说,于是一个人拎了一只箱子就飞来了北京。
一回到中国,感觉很陌生,跟我10岁时离开西安前的记忆完全不同。考试的时候刚好赶上正月十五元宵节,一个阴天的夜晚,周围是施工的工地,看着灰蒙蒙的月亮,还有不时升起的烟花,一个人在考试……这种不适应其实对国外来考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建议大家最好提前一段时间来到中国,对这里的生活起居、风俗人情先做一下适应,最好能交一些朋友。我租住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国际交流学院,距离考试的时间不多了,于是尽快地去弄清楚考试的程序和内容。
懵懵懂懂地参加考试
初试要考的是台词和集体小品,复试是台词、声乐、形体、表演。坦白地说我那时候大概感觉,声乐就是考唱歌,形体就是考跳舞,至于台词是什么根本没有概念。我学着别人的做法去找了一篇寓言故事,由于没有人教我,我也没有见过中国同学的朗诵,在初试的时候,当曾看到别人声情并茂的表现时,我意外之余也只能很平淡地把我的寓言故事读完。这令我非常沮丧,一来不适应的感觉令自己越来越不知所措,二来觉得自己为什么没能提早一些准备。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还有考前培训班这样的地方,可以帮助考生了解考试内容和程序,以及学习应该如何在每一个考试项目中发挥。后来初试结束后我得到一位师兄的帮助,另外换了一篇散文朗读,感觉好了很多,渐渐不觉得朗诵寓言故事时自己的“另类”了。
考试中有个小细节让我觉得很有趣也很受鼓舞。形体考试的时候,记得老师要求同学们下腰,坦白说我当时并不懂什么叫做下腰,心里很慌张。突然看到很多女孩儿子猛地一下子腰就朝后弯下去,吓了我一跳--这就是下腰?我根本没有可能做到的!怎么办?于是我只好学着他们的样子尽量去做,做到什么程度就算什么好了。很痛苦地坚持了一会儿,听到老师喊停。老师突然看着我说: “嗯,其实叫你们下腰也不是就真的看你们腰能下得多好,只是看考生们是否能够认真听取考官的指令,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到,这个态度是很重要的,这位同学就很好(指着我)。”心中猛地一阵紧张,但是随着感受到巨大的鼓励,给我接下来的考试增添了很大的信心!
坦白说当时的我对于表演一无所知,对于国内的表演考试更是完全不了解,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考试的过程中,观察其他的考生,跟随大家的讨论,合作完成,但是还不能忘记自己在表演的过程中一定要完成的任务。
看榜的那一天,我记得很清楚。留学生的榜跟中国学生的榜是分开的,我远远地就看到白色的一张大纸上只有两个考号,心里一阵紧张,忐忑地走近一看,Yes !其中一个是我的考号,兴奋……
这就是我考北京电影学院的故事,也许并没有惊心动魄,但却是我难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