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要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才发现备考北京电影学院的这段经历变得如此的模糊。也许是那段记忆被大学3年来其他精彩的记忆慢慢冲淡了。但是慢慢整理思路回想这段时光也有特别的滋味。
无意中的决定
2007年7月的上半个月,我几乎每天要刷新一下北京电影学院的招生网站。最终,在7月16日,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第一批本科录取名单上时,心情只能用“一块石头落地”来形容。虽然还没有接到录取通知书,但是一颗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来了,我的辛苦终于换成果实了。父母为我倾注一切也最终有了回报。
突击学习电影知识
我的父亲曾经是一名低音提琴演奏员。父亲的工作环境使我从小就痴迷于音乐,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我选择了世界上最难演奏的乐器双簧管进行学习。初中到高一这段时间,每天的生活枯燥而单一。因为没有把学习音乐作为一种负担,所以双簧管给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了特别多的乐趣。2004年,高一暑假,当其他的同学都在拼命学习为即将升人极其关键的高二做准备的时候,我却感觉到越来越迷茫--)邑继续学习双簧管考取一所音乐学院,还是像其他同学一样考入一所普通大学?正在我为自己今后的道路迷茫的时候,无意中翻到了一本关于报考大学的信息册,当看到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开设文化经纪人专业的时候,我想就是它了,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就这样,我选择了北京电影学院。
既然是考北京电影学院,自然离不开对电影知识的学习。我从小只是拿电影来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当决定要考北京电影学院才发现我根本不懂多少有关电影的专业知识,并不懂什么叫做电影语言。我更不知道去考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要从哪方面人手。,没陵有办法,只好去网上寻找信息并且邮购了一本考试须知。了解了文化经纪人这一专业的性质和考试范围后,我托亲戚去北京电影学院购买了《文艺知识小百科》《中国电影产业年报》《电影艺术辞典》这3本书。首先是建构电影基础知识,通过大量的阅读,对电影艺术和电影产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我也是第一次了解了什么叫做“院线”,什么叫做“电影发行”等一系列现在天天打交道的名词。学习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越是有一定的了解,越发现自己差得还很远。但是付出总是有回报,突击式的学习在最终的考试中还是略显成效的。有关文艺常识的基础知识对于我来说还不是特别的困难,特别是有关音乐和戏剧的内容对于我来说都在掌控之中。平常不经意的积累帮了我的大忙。2006年的9月到1 1月,整整3个月几乎每天都趁同学们回宿舍午休的时间,我在教室的角落里看影片,做笔记,搜集资料。班里的同学无不羡慕地称,这是整个学校最轻松的学习方式。
考试的过程
春节刚过,当同学们都在进行高三最后的冲刺时,我却离开学校远赴北京参加北京电影学院专业课的考试,朝着自己的梦想走出第一步。此时的北京依旧在节日喜庆的氛围之中。北京对于我来说并不感觉特别的陌生,肩负着专业考试的重担无心四处游玩,每天就是在小小的房间看书,看新闻。偶尔地去附近的人定湖公园闲坐一会儿,权当是逃离狭小的房间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
报名、看考场等一系列的工作相当顺利。报名后不久学校就安排了笔试。当我清晨来到学校排队入考场的时候,眼前的景象把我震惊了--黑压压的全是人,而且全部都是报考管理系的。为了缓解一下心情,就随意和前面的一位同学交流起来。具体的内容现在也忘记了,记得最后只是互相鼓励一下,互相说了一句: “北京电影学院见。”后来我和这位同学不但再次相见,而且成为了同一个宿舍的舍友。几天后初试通过榜上出现了我的考号,稍微松了一口气,继续为面试做准备。
我的面试时间是在晚上。面试的那天,二三十名同学被安排在候考室等待面试,一进去就觉得像要开赴刑场似的。6个老师端坐在面积不大的教室正中央,而我要坐在他们面前接受“拷问”。进门后简单地向老师们问了一声好,立马就抽考试题,紧凑的安排使我连紧张的时间都没有了。 连续抽出3道考试题号后,老师把3道考题依次打在投影仪上。第一道问题是一道脑筋急转弯,第二题是和管理系专业相关的论述题,最后一题是阅读一段大屏幕上的英文材料并翻译出来。当我回答完第二道专业问题时,突然又悄悄进来了两位老师坐在教室的一角,8位老师面对着我使我心里产生了豁出去的想法。后来才知道,这两位老师是巡考的老师。也许我应该感谢这两位老师,正是因为他们才使我豁出去一心整理思路而不去过多为答题紧张。当面试的老师问完三道考题后,我终于可以放松下来。本以为面试结束了,老师却又翻看起我的报名表。也许是看到了我兴趣爱好一栏填的是音乐,主考的老师问了我感兴趣的音乐形式并和我交流了一些音乐方面的内容。当聊到古典音乐时,我感到特别兴奋,话匣子一下子打开。回答专业问题时的紧张感彻底没了,仿佛是和朋友探讨音乐。面试结束后已经是夜里将近10 点钟了,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回去睡个好觉,第二天打道回府,结束这将近20天的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