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高三”蕴含着很多的人生况味,身处“高三”的这群人以及跟他们关联的老师、家长等等,都一起拥挤着、极其焦虑地走在一条“单行道”上。你在拍摄之初,是自然切进他们生活的?还是事先有过周密的设想?你的拍摄、表现策略是什么?
周 如果说有表现策略的话,也是一个很模糊的,不会是特别明晰的。我拍的是一个短线的片子,高考是能够预见的,但高考的结局却不可预见,其中自有戏剧性,但片子的进展脉络是比较清晰的。
刘 从片子中看,感觉是没有特别的设计,但是有直觉的东西。
周 因为我作过十多年记者,凭直觉就知道这里有戏,就像当时去拍《厚街》一样,明显地能感觉到会有戏。拍纪录片,怎么去寻找拍摄对像呢?毕竟我们的生命有限,你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有所收获,就要去找那种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将会在一个人身上反映出很多故事的事情,它是一种生命的浓缩。高考就是这样一种浓缩,在一年的时间内,就可以看到很多变化,这种变化对一个做纪录片的人而言,里面充满了乐趣,因为这一年,注定有人上,有人不上,选择这个点肯定会有戏剧性的,而且观众也会有看点的。
刘 《厚街》不是一个结构性特别强的东西,但是其中的小故事特别精彩;而《高三》是有一种结构感的。
周 对。如果只流于表面的纪录的话,我觉得自己没什么进步,结构感是被观众“逼”出来的。我从来不希望我的片子是没人看的,我需要有观众,需要共鸣。所以我需要一种结构来表达,要让别人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内明白我要说的事情。
刘 在《高三》里,有两条线索交织,一个是生活流,一个是心理独白,这种独白你没有采用解说词,而是用林佳燕的日记来串联。
周 林佳燕是一个成绩好的女孩子,正合适我片子的设计。大体来看,钟生明的戏是够的,王锦春的戏够了,张兴旺是后来“跑”出来的,我必须找另外一个人去平衡,不能都是“坏”学生,林佳燕就是我用来平衡的。
刘 但观看时,感觉像是你在后期才找到的表达方式,所以在对林佳燕的交代上显得不够从容。
周 拍到一半的时候,我知道林佳燕在写日记,当时就有了用日记来串片子的想法,但我没有惊动她,我怕说了以后会影响她的整个日记的写法,说不定还会中断。高考以后,我和班主任去找她,告诉她这日记对片子有多重要,当时有赌博的成份,但是她非常爽快地就答应我了。有了想法后,平时拍她我就注意捕捉一些她的空镜头,这是可以事先做到的,但是现在看来,很遗憾。
刘 这个角色好像是有点遗憾,她作为日记的主人,内心的展现是比较充分的,但是在现实生活流当中,对她的纪录是欠缺的,只有很少的影像出现,而且感觉像是偶然逮着的。
周 对她来说,我真的是蛮遗憾的。但没有办法。
刘 她没有个性?
周 她有个性,成绩好,我跟她的关系已经非常好了。她每天从家里骑自行车来上课,我连她骑自行车都没有拍到,她不让我拍。每天在食堂吃饭,她是速度最快的一个,可能两分钟就吃完一碗饭,转身就往教室跑,这个镜头我也没有拍到。高考前,她根本不理我,离我远远的,我特别理解,他们的压力太大,有很多很多这样的问题。我还拍过他们班另外一个成绩好的女生,但后来一个镜头也没有用。还是蛮迷惑的,拍到一半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这个片子能不能结片,其中有很大的赌博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