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选好专业,理解专业。在美术系的专业中我选择了我感兴趣的方向--新媒体艺术方向,初次看到这个专业名称我不是很理解,这与电影有什么关系?但是看过考试简章上的专业简介和北京电影学院网站上的介绍,我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新媒体艺术专业是包含影像艺术、综合材料艺术以及数码摄影、电脑动画、声音、表演和网络艺术等视觉形象艺术范畴内的综合性造型艺术。通过4年的学习,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独立运用现代艺术思维方式从事新媒体艺术创作以及电影、电视、戏剧美术设计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当然我知道对专业这样的理解还远远不够,于是我多次前往国家图书馆查阅资料,使我对这个专业有了更深入的厂解,这个专业应该是现代艺术和电影或者说影像的一个共同产物,主要是学习、研究现代艺术中跟影像以及互动性有关的部分,在电影分类中应该被称为实验电影或是后现代艺术电影。在图书馆的广泛涉猎中我学习和了解了很多艺术形式,如达利、杜尚等艺术家的作品,这对我在后来考试中的色彩创作和面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其二,知己知彼,扬长补短。北京电影学院的考试有素描、色彩创作和面试这三试,在北京电影学院的考场里高手云集,胜负只在毫厘之间,无短可避,每一试都至关重要,故而只能扬长补短,化短为长。经过往届考试,我对自己做这样的估计:第一试是素描,素描考的是人物半身像,这也是美术考试中最基础的,高手之间大家功底都不相上下,关键看发挥,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我是有信心能够通过的;第二试是色彩创作,这是大多数考生的软肋,虽然在以前中美术学校中,老师也根据学生考不同的艺术院校进行过不同的色彩创作上的辅导,但是都不是很详细,而北京电影如学院的色彩创作跟其他的艺术院校又有很大的不同,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属于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美术系从过去单一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方向”发展成了涵盖影视美术设计、影视特级设计与虚拟空间设计、影视广告导演与制作、影视人物造型设计、新媒体艺术等影视与传媒的视觉造型艺术与技术的教学机构,而每一个专业方向又有不同的色彩创作题目。为了充分准备色彩创作,我参加了北京电影学院的考前培训班,在培训班里由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进行授课,老师们给我们讲了很多影视美术方面的创作设计,教我们要用电影思维的方式来创作,这不同于以往在美术学校学习的创作方式,不仅要求有很好的绘画技巧,还需要敏锐的创作能力。第三试是面试,这也是考生们容易忽略的环节,认为面试没有什么可准备的,事实证明有这种想法是相当危险的,只有扬长补短,三试并重,方能成功。
其三,勤学苦练,厚积薄发。圆梦北京电影学院之路让我深刻体会到,北京电影学院的专业性强,文化底蕴厚重,无捷径可走,更无机可投,要靠平时的勤学苦练,全方位地准备,才能在考试中驾轻就熟,厚积薄发。在考前的日子里,我除了每天的素描练习外,还将自己的重点放在提高色彩创作能力方面,我将在国家图书馆里学习积累的有关知识运用起来,还找了很多这方面的艺术家的作品来借鉴、模仿,按照这个专业的创作要求,最主要的是要将现实空间和日常用品重新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组合和排列,来反应另一个意义。我就利用了些当时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事物还有不同空间来构思,绘画手法上我还是倾向于写实,也有对某些物体进行变形,使这个物体在画面中更加和谐,更加融合在画面里。通过考前在创作方面大量构思和练习这些创作,我达到了一想到什么手上就能勾勒出来,并且力争能做到画面完整、创意新颖、构思巧妙、观点解放。考试这几天是很难熬的,我尽量放松心情,在前两试的前一天晚上我没有画任何画,只是整理了明天要用的工具,翻翻自己以前练习的半身像和自己准备的几张色彩创作,就都早睡了。
在考第一试时,画人物半身,我坐在第一排,离模特比较近,在画大型的时候可能因为紧张,模特的手画出去了一点儿,但是考试时间只有两个小时,重来就意味着画不完,我没有慌,画细节的时候我就慢慢地将大型稍稍调整了一下,但是脸部和手部的刻画并没有放松,应该强调的地方都很认真刻画。一试就这么有惊无险地通过了。第二试考试色彩创作的题目范围出的比较大,我一边认真地多看几次考题慢慢分析,一边在回忆我准备的那些创作中是否有能借鉴到这里面的,因为前期的准备和练习很多,我勾画好想法就很快地动笔,争取了更多的绘画时间,画面就完成得更加完整。吸取了前一年的教训,我检查了考题中所标明的所需道具,确保我一样也不缺。进入三试阶段,我丝毫没有懈怠,而且精心准备了面试叙述,在叙述里我充分阐述了我的创作思路和观点,也结合我之前的对这个专业的理解和看法,并针对自己的创作设计了多种可能被问及的问题和答案。准备充分的我走进了面试考场,心中有底气让我在面试时感到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