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类纪录片让人们认识到自己所未能接触的一个真实世界,为此,我自认这份工作很好。”耐汀将“真实”视为自然类纪录片的生命。然而,自然类纪录片中也有“摆拍”,甚至是经过特殊处理的画面。全球最重要的自然类纪录片生产商BBC也难逃这样的指责。
前段时间,BBC著名主持人蒂奇马什制作的《英国自然写真》中,出现了这么一幕:雨中的红狐狸,惬意地抖掉身上的水珠,享受着山野间的清凉。
这一幕并不是摄影师在野外守株待兔守到的,而是在英国萨里郡一处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制作”而成。出镜狐狸是该中心圈养的11岁母狐“哈尼”。镜头中飘飘洒洒的“雨”也是人工降水。
事实上,即使是艾登堡制作的自然类纪录片也存在这种类似“情景再现”的做法。在著名的《蓝地球》一片中,一只龙虾在某海洋公园内产卵的镜头,就被说成是大西洋野生龙虾的产卵活动。
对此,李太山指出,在拍摄自然类纪录片中,不违背自然生态规律是铁的原则。如果在自然界中根本就不存在那样的动物行为,而在自然类纪录片中却出现如此镜头,那才是不真实的。而有时,拍摄者可能会为了缩短拍摄时间,而使用类似“摆拍”的操作方法,或者非常规的拍摄手段。毕竟拍摄纪录片周期、经费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森林之歌》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肖崴承认,川金丝猴群权力争夺战的高潮,“甲板”和“八字头”的厮杀,并不是它们在打。那其实是另外两只猴子。“甲板”和“八字头”厮杀的一幕虽然确实发生了,但摄制组并没有赶上,为了保持故事的连贯性,就剪辑使用了另一幕战斗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