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火影忍者》《死神》等日本动画渐渐成为各大BT下载网站热门搜索的前几名,“声优”这个词也越来越多地闯进了人们的视野。声优,日语原意为配音演员,但现在年轻族群对声优的热衷程度,恐怕要远远超过配音演员。这其中,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使然,还是另有耐人寻味的缘由?
不久前,由日本音声制作者联盟、角川书店、小学馆、文化放送、东京动画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一届“日本声优大奖”举行了颁奖仪式。
“声优大奖”于2006年10月21日开始进行网上投票,除了日本青少年以外,还有不少中国动漫迷积极参与。首届颁奖即获如此高的关注度,声优的影响力的确已经随日本动漫一起日益扩大。
声优的缘起
声优的“优”字,是从古汉语的“优伶”演化而来,声优就是指职业化的配音演员。
上世纪日本电视产业刚刚起步时,随着大量译制电影电视的涌入,产生了声优一族。随后的70年代,日本动画和漫画开始产业化,以热血、友情、胜利为主题的少年动画更是形成风潮,为少年角色配音的声优们迅速窜红,由动画声优担任DJ的电台节目也诞生了。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声优开始从幕后走到台前,不但参加唱歌、主持等活动,还组成各种团体以提升人气,并推出CD和各种周边产品。从这个时期起,声优走向偶像化,粉丝们也开始对声优们的相貌有所要求。
这些声优不仅音色好听,还要具有各种“能人所不能”的能力。女声优反串男性角色早已司空见惯,许多声优甚至可以完成老人、中年人、少年、小孩的各种声音,而且能够跨越从耳语到尖叫的广阔音域,同时始终维持该角色的声音特点。
如日本最红的声优林原惠,她在《新世纪福音战士》之中既给女主角配音,还为巨型生物机械人和宠物企鹅配音,而这三种声音毫无相似之处。这种令人拍案叫绝的能力,与其说是配音,不如说是口技。
时至今日,声优已经成为日本ACG(英文中“动画、漫画和游戏”的首字母缩写)产业中的重要一环,他们是为充满个性和魅力的角色们注入感情与人性的人。甚至有人认为,“声优才是赋予ACG文化生命的源头所在”。
正因为声优以“人的声音”,赋予了那些活在二维世界的角色以血肉和灵魂,声优的表现优劣,通常将直接影响该角色的人气,乃至整个动画作品的质量。如果动画片主角的声优因故不能继续参加演出,轻者影响收视率,重者甚至可能使该动画惨遭被腰斩的命运。从这个角度来说,声优的确对日本发达的ACG产业贡献良多。
风光背后辛酸无限
大约20年前,日本开始出现在就业志愿表上填写“我想当声优”的年轻人。除童星自幼入行,舞台剧或者演员改行,以及极少数从其他完全不相关的职业转行的声优,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进入声优这个行业,最简单的一条路是就读于声优专门学校。
声优学校的训练课程是非常丰富的:发声练习自然是主要课程,此外有念剧本、提升肺活量、变声练习,还有大声喊叫与狂笑,以提升声音的瞬间爆发力;为增进个人内涵,更好地理解角色,要学习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学;此外,表演是声优的基本功,所以还要在舞台剧上达到一定水平。
在完成了学业之后,声优之中能力较优异者便会进入各个声优事务所,也就是声优的经纪公司,开始工作。
虽然名声优们能够在各种动画作品里担纲人气角色,拥有不少粉丝,看起来风光无限。但事实上,声优行业在表面光鲜之下充满辛酸。
日本工薪阶层收入年薪约为300万日元(15日元约合人民币1元),但在三年前公布的某声优年收入排行榜上,大多数动漫迷耳熟能详的知名声优年收入竟然在300万日元以下,也就是说,如果纯粹以声优本业赚钱,他们在东京可能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无法满足。
以日本演员连盟的基准来说,30分钟一集的动画大约是1.8万日元演出费,这就是声优的工资。而一部动画每个月只能播出四集,声优们即使非常幸运地得到主角,收入也会远远低于打零工所得。
声优这个行业与名气不相称的低收入已经成为众所皆知的事实。新人刚入行的时候,就算得到某动画的主角,也不得不吃劣质面包、纳豆饭果腹并不是什么奇事。这是每位有志于声优行业的年轻人必须正视的现实。
即使成名,名声优与普通声优的区别只是体现在能够接到更多的动画角色,能够得到电台主持人歌手等其他活动的工作机会而已,酬劳仍然是以更大的劳动量来换取的。
即便生存环境如此严苛,日本每年仍然有很多年轻人投入声优行业,这令人联想到在北京似乎也有一个类似的群体,我们把他们叫做“北漂”。
“声优的声音是娼妓的声音”
既然只靠配音工作不能满足大部分声优的生活需要,出于生计所迫,许多声优都从事过H(H,日文hentai的第一个字母,意义为色情)动画和H游戏,或者耽美(描述美男子之间的同性爱情)动画和耽美广播剧的配音工作。
在日本情色行业发达的特殊现状下,H动画和H游戏一直有着稳定的销量,耽美文化更是逐渐走向规模化,声优们也从中获得了一定的生存空间。虽然很多知名的声优会使用另外的艺名参与H动画和耽美动画的配音,但铁杆粉丝们要分辨出他们的声音并非难事。
值得一提的是,与受到道德压力的女性声优不同,很多男性声优一旦在耽美动画和耽美广播剧中演出了人气角色,反而更容易获得女性粉丝的支持。知名声优樱井孝宏曾经坦承:“没有耽美,就没有现在的我。”以现实中的声优们为主角的同人作品也逐渐形成了同人文化中的一个特殊分支。
虽然专业声优已经日益成为ACG产业的一大支柱,但也有一些动画会刻意使用非专业声优来演绎角色。日本动画电影大师宫崎峻,自从多年前的《红猪》起就不再采用专业声优,而是雇用舞台剧演员或歌手。宫崎峻在拍《哈尔的移动城堡》的时候曾语惊四座:“声优的声音是娼妓的声音。”这句话并不是针对声优们的个人操守,而是指责这些专业声优过分演技化,习惯于取悦观众,而不能产生出大师所追求的真实感。
在中国,配音行业也曾出现过李杨、童自荣等广为人知的配音名角。在动漫爱好者中,国内配音演员最为人所称道的是曾给《一休》《麦克瑞一号》等经典动画配音的辽宁儿童艺术剧院的配音演员们。虽然如此,由于多年没有新的译制动画大作问世,加上盗版和网络的影响力,年轻的动漫迷们仍以日本声优为崇拜的对象,他们自豪地称自己为“恋声癖”。
“恋声癖”们在网上有很多专属的论坛,各声优还有属于自己的粉丝贴吧。其中以女性为主的声优讨论论坛,经常和耽美文化形成交集关系。
中国动漫迷中也涌现了很多以当声优为理想的青少年,也许在不久的未来,他们将赋予成长中的中国动漫产业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