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之歌》的拍摄过程,经历了这一系列问题:理念的隔阂、素材的不协调、知识储备的不足、科研基础的薄弱、拍摄技术的不成熟……然而,在“森林集中营”的成员看来,这些问题都不足以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最根本的影响。资金的不足才是最大的问题。
尽管《森林之歌》得到了财政部和林业局的支持,得到了1000万元人民币的“大手笔”投资。但这笔投资与摄制组的实际工作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拍摄设备的限制是摄影师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我们的设备远没有国外那么好。”肖崴说到这一点,咬牙切齿。陈晓卿承认,《森林之歌》的全部内容,有三分之一是用DV拍摄的。
为了能唱响这支《森林之歌》,制作方租借了一台微焦摄影机,用以拍摄细微部位的特写镜头。不过,自从借了这台微焦,制片主任就多了一块心病。它不仅意味着一大笔经费的投入,也成了各摄制组争抢的“宝贝”。“因为只有这一台,8个组需要协调好。一个组用几天,然后赶紧运到另一组去。”这台微焦已经算得上摄制组的“高精尖武器”了。这让陈晓卿感喟不已:“要知道,艾登堡拍《地球脉动》的时候,向美国军方借用了一架最先进的‘阳衡’摄影机。架在直升机上,被拍的动物看不到直升机的影子,听不到直升机的声音,人家却可以拍到动物的特写镜头。”
而《地球脉动》的另一个著名案例是摄影师在阿富汗山区蹲点守了超过两年,才拍摄到了野生雪豹的珍贵镜头,其中一组雪豹猎食的镜头堪称自然类纪录片史上的经典之作。然而,这漫长等待的背后,正是巨大的资金支持。
上海电视节的“白玉兰奖”专门设有自然类纪录片的奖项。自从这个奖项设立以来,无论是最佳自然类纪录片奖,还是下属的最佳自然类纪录片摄影、最佳自然类纪录片创意,都和中国人无缘。英国的BBC及其下属机构是这个奖的最大赢家,美国、法国、日本的电视台都曾经捧走过这项金奖。陈晓卿曾经担任过这个奖项的评委。他指出,这一情况与国内自然类纪录片的全面颓势有关。其中,资金是一个大问题,相比国外的同行,中国的自然类纪录片制作者处在“饭都没吃饱”的状态下。
“比较起国外BBC等的自然类纪录片,国内的明显要落后,还处于摸索阶段。原因是什么呢,国外自然类纪录片都已形成了产业链。”资深教授林旭东指出,在国外自然类纪录片的优势便是产业化,从选题、产业运作模式都非常成熟。而形成产业链的关键,归根结底还是钱。在林旭东看来,要使中国自然类纪录片走出来,必须要有一定的量,这样才能出精品。然而量的积累也是需要砸钱的。
11月19日,耗资1000万元、描述中国森林版图的11集纪录片《森林之歌》开始在央视播出。跟3500万欧元的《迁徙的鸟》和BBC耗资1700万英镑的《地球脉动》有一拼吗?他嘿嘿一笑,“到时候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