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镜头的语言,我希望观众能体会到我们对这段历史理解后的感受。”闫东要求同事们,拍摄每一个镜头时都要带有情感。对于这一要求,徐洁有着很深的体会。她说自己在阅读有关红军长征的资料时,头脑中的影像全部是虚构的;但是到了瑞金当地,看到并不太起眼儿的云石山,看到出发时人们曾停留过的小庙,她忽然体会到,“现实和想像中的落差让人的内心有一种震动。”
《旗帜》集中了60多位人物的高端采访,他们要么是时代的亲历者,要么是历史的见证者。闫东将他们称作《旗帜》的“第二支主创团队”。要想在短时间内采访到这么多人,显然并非易事,但是《旗帜》的创作团队却得到了这些被采访者们的大力支持。比如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为了配合采访计划,特地从美国赶回国内;而当时正在南方疗养的原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鲁平,也是专程回京一天接受采访。
最让闫东感动的是江苏吴江的一位名叫奚天然的老人。这位今年已是93岁高龄的老人,曾是上海松江县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那次会议是新中国第一个县级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老人刚做完手术,听闻剧组要来,兴奋得几天都没睡好。”闫东说,提及当年情景时,老人总会很激动,在向剧组讲述往事时,手臂会很有力地挥舞。闫东对此很是感慨:“他是把这次拍摄当作人生最后的一件大事了。”
经典记忆,45秒片头是怎样炼成的?
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以寓意千锤百炼的党徽浇铸开篇,那奔涌而出的钢水似乎在向我们讲述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炼成钢的历史。这令人震撼的45秒片头,其实是在鞍山钢铁集团拍摄完成的。《旗帜》视觉包装导演周珏这样说:“新中国的第一炉钢就出自鞍钢,在这里完成我们的拍摄,其寓意最好不过。”
不过,拍摄这个片头画面的过程却并不顺利。为了确保拍摄效果,剧组希望浇铸的过程越慢越好;可到了实战的时候才发现,由于温差等问题,使得钢水较早凝固,无法达到设计要求。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第二次拍摄时,工人们将钢水加热到了1800摄氏度。当滚烫的钢水流淌在党徽模具中时,在场的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不过,对于近距离拍摄这一画面的摄影师来说,绝对是经历了一场“火热”的激情。《旗帜》视觉设计师刘新透露说,因为距离钢水太近,摄影师身上穿着的冲锋衣都被烤糊了;这样的温度甚至远远超出了机器所能承受的范围,以至于拍摄使用的两台高清摄影机都冒起了烟。不过幸运的是,拍摄完成的影像全部完好无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