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投资商们希望投资影视作品的钱,能同投资于其它行业的钱一样,能有所增值,有所回报,这是无可非议的;我们的政府主管部门,寄希望于影视作品能成为教育人民,提高国民素质和精神的“工程”,这也是绝对正确和正常的;艺术家们则是要通过影视这种手段,既要证实自己的艺术追求,又要体现个体的生存价值。应该说,艺术家们的想法没错,同样应该被理解和支持!
所以,当不知哪个聪明人提出了影视创作应该“三性统一”的问题时,马上得到各方人士不约而同的附和和拥护。
关键的问题是,在实践中,这“三性统一”的对艺术创作的要求,往往化作了三股力量,弄不好,它们会相互碰撞,互相掣肘,使具体创作人员(或者叫干活的)无所适从。而最终导致的结局是,要不就是由其中一“性”,比较强大方说了算,使作品有所侧重,或者干脆就一“性”,你爱看不看;要不就是各“性”平分秋色,把作品也变成了温吞水,看着什么也不缺,就是吃起来没滋没味,与其叫艺术品,还不如叫什么什么的说明书!
好剧本和能拍出好剧的剧本应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我们国家有那么多的讲剧本的学府和研究单位,还有比这些学府研究单位更多的专家学者,什么是好剧本,其实从理论上讲,已早有定论。但按着这一理论创作的好剧本不一定能拍出好的影视剧来,这也同样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定论。而能拍出好的影视剧的剧本,倒不一定是理论上的好剧本。而我想,要“好剧本”的人,多数要的是后一种剧本。这也许是证明了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但在影视剧没进入拍摄制作之前,就说哪部剧本能拍出好的影视剧来,哪部拍不出好的剧来,这似乎又有些武断,谁也不是神仙和预言家,你凭什么对还没有发生的事下结论!但在影视圈里,不论是决策者,还是艺术家,或是投资商,似乎谁也没有因为将来的不可知性而放弃影视的创作和制作,这个圈里的从业人员也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多。究其原因可能很多,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他自己认定的好剧本标准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尽管这种标准往往在事实面前被证明是错的。
如果剧本排除政治因素不算,其实它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它能否达到了特定群体对影视这种特定载体的制作要求。一剧之本,它的主要功能还在于拍摄制作的可操作性。然后创作者通过这种操作过程,来完成各自分工的艺术创作(假如我们忽略它的技术要求的话)。简单地说,就是故事写得好,导演才能把它拍得悬念叠出。人物写得好,演员才能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画面氛围触动了作曲家的灵感,才有好的影视音乐问世;剧本留出了再创作的想象空间,二度创作的艺术家们,才能在声画上大展才华……然后才有各个观众群体各取所需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视性的产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些特定群体的艺术修养、政治水平和对市场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了他们决策的每一部影视作品将来的命运。
剧本只要达到了投资者对市场的要求,就是好剧本的说法,尽管让官员们愤怒,让艺术家们汗颜,却自有它市场经济的道理。
但一部好剧本的诞生,绝不会是编剧自己能够完成的,除了编剧自身的素质和创作劳动外,它还需要决策者独具的慧眼识珠,需要投资商敢冒的投资风险,更需要圈内同仁的“倾情”提携,还需要运气、公关、机会、甚至炒作……
这就是市场经济下的影视创作现状。这样创作出来的剧本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剧本,但它却是那些找剧本的人需要的“好剧本”,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成活率比较高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