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前提
随着考试一天一天临近,心情也异常复杂。因为我没有给自己留后退之路,没有报考任何其他学校,只有北京电影学院。考不上就意味着要再复读一年,压力很大,但我告诉自己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放松地对待每一场考试,只要正常发挥,我相信没问题。记得当时是父亲陪着我来报名,当时的场面可以用壮观来形容一:无数的考生,无数的家长,不大的校园几乎被填满了。人多就意味着竞争会更加激烈。不被外界所干扰、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最重要的。当时我就想:只要考试的时候正常发挥水平就足够了。素描考的是男性半身带手,我记得当时模特有点儿胖,脸部的骨骼不明显,这给考试曾加了些难度,不过我凭着多年的绘画经验,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发挥得还不错,自然而然,通过初试没有什么问题。复试可就没那么容易了,试卷给了考生6条信息,都是关于造型转换的,需要从中选几条来构思你的创意。我很快找到了灵感,准备从虚拟与现实的空间人手。大的方向确定了,就开始决定去画什么了。我首先想到的是电视机,它被广泛运用在现代艺术中,例如VIDEO、影像装置。在当代艺术中更是最普及的媒介。我将电视机放大安置在一个空旷的草原上,将电视的集成线路和管道进行转换,管道通向了屏幕,流出的不是水,是鹅卵石。我先后进行3次转换,表现了虚拟到现实、固体到固体、液体到固体的转换关系,我想是符合考题的。对于画面色彩的控制和表现,还有细节的刻画,我更加重视。3个小时过得很快,我是最后一个出考场的,我感觉画得不错。整个过程比较顺利,我走出考场,远远地看到父亲在等我,我向他伸出了大拇指以表示发挥不错,这个动作我至今难忘。自己觉得不错,但不知道老师是否认可,结果还不得而知,看榜的心情是百感交集。当学院学生把榜单挂起那一刻,每-位考生都迫不及待地寻找自己的考号,我也冲在人群的最前方,一行行地寻找。当看到自己通过的那一刻,我非常高兴,证明了自己的感觉是正确的。但这种兴奋很快就平复了。毕竟还有最重要的一关等着我。
最后的面试和文化课考试
面试那天,我带着自己制作的作品进了考场。负责面试的团队由5个老师组成,老师们非常有亲和力,这种陌生的距离感很快被消解了,我慢慢地适应了这种气氛。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我都一一作答,整个过程是在较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的。记得当时只是一个关于传统文化的问题没有答出来,其他所有问题回答得都不错。最后放了我的VIDEO作品,我从技术手段和思想理念方面做,简奇要的阐述。老师当时没有做太多的评价,整个面试的时间接近20分钟。现在回想我的面试算是很顺利的了,很多平时所学到的东西也都派上了用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平时的学习和积累没有白费。我通过了面试,等待着自己的名次。说到考北京电影学院真是不容易,考生要经过层层筛选。虽然3次考试都通过了,最后还要等排名,我们专业当时招收11人,也就说只有考到前11名才能万无一失。当拿到我的合格证,名次比我想的要好,那种高兴真的无法用言语形容。
专业考试通过了,名次拿到了,接下来就是文化课考试了,还好我的文化基础也不错,虽然平时在艺术方面的学习占的比例多,但没有忽视文化课的学习。我的英语不错,数学还可以,这两门是很多艺术考生比较头疼的科目,但对于我来说算是强项了。语文靠平时积累,文综要靠多读,多背,再依靠详细的学习计划,我的成绩提高很快,就拿省里的模拟考试来说,第二次就比第一次提高很多。按照这个水平再参照本专业以往的分数线,只要正常发挥就没有问题。结果证明确实如此,我的文化课通过了,终于拿到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它至今还放在我的书架上,它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对未来的鞭策和鼓励。每次看到它,都会回想起考学的经历,那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转眼间已经是2011年了,大学也快要结束了。3年的学校生活教会我的不但是专业上的知识和技能,更有为人处事的道理。老师们的每一次教诲都是金玉良言,同学们的每一次合作都是宝贵历练,在这里我学到了太多的东西,我由衷感谢我的母校--北京电影学院。
我的小建议
现在还有更多的考生也像我当年一样怀揣着对电影的梦想,执着地奔忙在考北京电影学院的道路上。结合我考学的经验,也希望给考生们一些建议。简单概括,有以下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