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斌的作品中,对剧本的解读常常是直接奠定了剧作的整体风格走向。他善于通过对主题的把握,使老故事生发出新境界。1997年3月,沈斌在台湾国光剧团执导的昆剧《钗头凤》正是一部在众多版本中因为生发出新意而取得成功的作品。
陆游和唐琬的爱情故事,因其悲凉婉转而独具魅力,是戏剧舞台上被不断翻创的剧作。荀慧生有京剧《钗头凤》,越剧和苏剧有《钗头凤》、电影有《风流千古》,这些影视作品都从各自的侧重视角赋予了这个故事独特解读与思索。尤其是上海昆剧团在20世纪八十年代排演过的《钗头凤》,是著名剧作 家郑拾风先生创作,早已是一部深入人心的作品。
那么,如何能从全新的角度对这一题材进行重新的审视与开掘,成了沈斌面临的首要问题。经过思考,沈斌确定了“如何把陆、唐的婚姻悲剧放在南宋的时代大背景上?如何在这个悲剧中表现陆游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操?这是使这个老悲剧产生新意境的关键。”
为了让爱情悲剧和时代联系,沈斌决定将第三场“逼休” 作为两者间的联结点的情节。 “逼休”发生在陆游赴试的前夜,陆母以“孤鸾命”为由,逼陆游休掉爱妻唐琬,甚至责难唐琬的“孤鸾命”影响到了陆游的科举。在这背后,不仅仅是母亲的严命另他难以忍痛割爱,斩断情丝,更是书生意气中壮志消磨、理想尚在的坚持。陆游对唐婉的爱,不仅仅是男女之爱、夫妻之情,更包含着历经人生坎坷的知己之意。在宋高宗赵构的昏庸统治下,推行卖国投降的政治路线,秦桧专权,书生意气多陆游失意于临安是无法改变的现实。
这样一来,陆游的爱情波折、人生际遇与家国情怀就是紧密相关的一个链条,陆、唐的悲剧命运就不仅是以陆母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制压迫的结果,更是南宋社会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折射。沈斌明确了陆、唐二人不仅是闺中伴侣,更是政治上志同道合的知己这样的一种人物关系和定位以后,将全剧的爱国激情与伉俪深情两条线贯穿,深化了主人公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就使这出戏超脱于一般爱情悲剧模式,而添注了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