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梦想遇上生活 2007级动画学院 刘春江
2006年--梦想与生活擦肩而过
2006年12月4日,我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当我踏人北京电影学院的校门--作为一个前来应试的学子,一个准备争取实现自己梦想的战士,一个对未来忐忑不安的女孩儿,我第一次感觉到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博学宁静。我相信,她会在我成长和求知的路上给予我最丰厚的馈赠。
与动画结下的不解之缘还要追溯到小学的时候,每周妈妈都会给我1元2毛钱的零花钱。我那时候痴迷于每天晚上电视台播放的动画片。那时只是把画卡通作为自己的特长,并且在多数时候还是不受人认可的,直到初中我也并不知道有一所学校,可以让我尽情地享受动画带来的快乐。真正决定要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还是高一时候的事。当时与家中相熟的一位伯伯告诉我们他的孩子就在动画学院上学,在那里不但可以看到更多更优秀的动画片,还能学习怎样制作动画,更重要的是,那里有很多跟我一样热爱动画的同学和老师。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对于像我这种在普高上学,喜欢动画而被视做“异类”的人来说,无异于找到了心中的圣地。高二上学期,通过跟家人的几番合计,我就正式踏上了寻梦之旅。
但在2006年的专业考试中我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对自己能力的过分自信和对于创作的准备不充分和对专业的不了解。我上的考前班的训练分为三大段:基础训练(素描、速写、色彩)、创作训练和面试专业知识辅导。从初一便开始接受美术系统训练的我那时候并不是非常听从老师的教导,总觉得自己做的都是正确的,老师的经验在我身上并不一定能起到作用。但现在想起来我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把握住考官们在考试中想让我们呈现出来的自身所具备的能力,说简单一点裱,就是把握住考点。我当时一味沉浸在自己买的大量的小人书中,对于老师对我创作提出的要求置之不理,而在基础训练上更是进步缓慢,有很多次往往十一张画没有画完,我就觉得画得不好,要重画。这样反反复复,结果是一整天一张都画不完,又怎么会有进步呢?我以为只要模仿专书中的一些画法和创意就可以顺利通过考试,拿到文化准考证。但事实证明,这种捷径通向的往往是错误的道路。
在2006年复试的考场上,考试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个学子都紧握着手中的武器(马克笔、水粉颜料、油画棒等)为自己的梦想和前途而奋斗。我却用自己单纯的理解和过分的自满早早地结束了为自己赢得胜利的时间。付出和收获永远是成正比的,在同样一场考试中,别人的努力和端正的态度超过了你,你就必须得走开,把这条路让给其他人---这是竞争。没有专业课的肯定,我似乎也失去了学习文化课的动力,所以之后的文化课复习更是一塌糊涂。有时候也不去学校上课,只是在家里呆着,不知道要想些什么,但我也了解自己,除了北京电影学院,其他的学校我是不愿意去的。可以说从我落榜的那一刻起,我的梦想与生活擦肩而过,因为我的浮躁、盲目自信、不虚心以及不懂得珍惜机会。但我也暗暗下了决心,要坚持自己的梦想。
其实现在细细回想,以前的学习方法也并不是全都不正确,只是少了一些自己对生活和作品的思考。作为艺术生,本来就与生活和现实比较贴近,而不论是考前接受的专为考学而设计的训练,还是在大学期间自我设计的系统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一切都来源于对生活的思考。像我以前只是模仿和参照一些现有的作品,也不是不可以,如果只是流连于好看的构图、颜色、画法,而不去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画,他表达了什么,那就没有充分理解作品的真正含义。通常在面试的时候,考官问的第一句话可能就是:“你为什么要画这幅作品?”或者是:“你画这幅创作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在这个时候,如果你在画面中没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即使通过了前面的考试,此时也会在老师们的问题前犯难。我想考官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考查学生对生活的想法和感受,哪怕这个想法不是那么的完善和成熟,甚至有一些幼稚,但也能让人看到每个考生的个人特点,学习进步的脉络和一种捕捉周围和自己内心信息的方法--这也是以后进入校园学习专业的必备条件。所以,一定要勇敢地表达自我,即使你在同龄人中并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们可以展现给老师的还有很多:你的性格特点、语言表达能力、知识储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