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约根·西贝尔伯格(Hans-Jurgen Syberberg),1935年生于前东德的波美拉尼亚地区,1947年移居东德海港城市罗斯托克,并在那里接触并喜欢上戏剧,音乐和电影,1951年十六岁时遇见德国戏剧理论大师贝托尔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在他的鼓励和资助下在柏林拍摄了由布莱希特戏剧改编的八毫米短片作品,这是年轻的西贝尔伯格的第一部电影。1955年西贝尔伯格全家移居西德,在著名的慕尼黑艺术学院学习文学和艺术理论,1962年毕业后留在巴伐利亚电视台工作,在62年到68年间他拍摄了大量的电视纪录片和一些关于弗朗茨·考特尼(Fritz Kortner)和布莱希特戏剧的影片,1968年他的长片处女作《斯卡拉贝 -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问世,那是改编自列夫·托尔斯泰名著的一部疯狂的超现实主义电影,随后他又拍摄了著名的“德国三部曲”(1972-1977),《帕西法尔》(1982)等一些超长巨作,并屡次获得国际声誉。
西贝尔伯格号称新德国电影运动中最另类的导演,被众多国际影评人认为是继法国的戈达尔之后影史上最具创造力的电影天才,虽然他从第二部作品《圣多明戈》开始就一直在德国本土争议不断,但在海外却获得了极高的声誉和影响力,尤其是法国。他的影片以打破传统德国电影的局限性,挑战禁忌范围以及在影片中创造一种超自然的氛围来解构历史,宗教和文学而被人誉为超前于时代的艺术电影,在他的作品中往往结合布莱希特戏剧场景,瓦格纳气势磅礴的古典歌剧,以及70年代德国新表现主义电影所常用的人物表演方式和超现实情节于一体。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德国三部曲”(1972-1977),1972年140分钟深受布莱希特戏剧理论影响的《鲁勒威格 - 国王安魂曲》仅用11天就拍摄完成,1974年三部曲之二,187分钟关于德国文学大师卡尔·梅的生平往事的《卡尔·梅》(希特勒最崇拜的小说家),以及最“声名狼藉”的《希特勒 - 德国制造》(1977),这部长达442分钟的超长巨作是战后德国第一部深刻反省希特勒和战争历史的影片,被认为是对希特勒的精神世界最为复杂深入分析的一部伟大作品,影片分为四段二十二章节,用怪诞的超现实影像,幽灵,傀儡和一切戏剧化元素剖析一个独裁者的内心世界以及解释为何众多的德国人民会跟随他的脚步坠入悲惨的深渊。《希特勒 - 德国制造》无疑是西贝尔伯格到目前为止最好的电影作品,是新德国电影运动所留下的最宝贵的艺术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