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就形成的高傲与自卑,AB型血人特有的理性和苛刻,面对艺术容不得沙子的“对己马列主义”,让她每次面临选择当发现所有的路都不适合自己时,就干脆什么也不干,等在那里。好友、著名舞蹈编导张继钢评价:她永远站在十字路口上。
这就是我国著名舞蹈家沈培艺。
明天,她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自己蛰居10年后推出的新作《梦里落花》。身兼编剧、导演、编舞、演员、音乐编辑等多个角色,她完完全全沉浸在李清照的世界中,释放生命的情感。
11岁,清高相伴自卑
大多数人都认为,沈培艺很难接近。她就像林黛玉,不怎么说话,说出来的,也常常没好话。
“年轻时很不会与人相处,我是个特别孤傲的人,集清高与自卑于一身。”
清高,是因为她才华出众,而自卑源自家庭出身不好。
沈培艺的童年是在武汉歌舞剧院、楚剧团、湖北话剧院三个单位合成的大院里度过的,她在红小兵宣传队里学会了跳舞,耳濡目染明白了戏剧表演。1978年,她报考北京战友文工团,考了全国第三名,却迟迟等不到录取通知。一位长辈(后来成了她的婆婆)就说,“你就看窗外的喜鹊吧,喜鹊来的时候通知书就来了。”一句安慰的话,让培艺真的天天在窗口等喜鹊。有一天,喜鹊真的来了,培艺收到了一封信。
“这封信我到现在都留着。”两颗大大的泪珠逼向眼眶,培艺使劲睁大眼睛忍住,停了几秒。“信是战友文工团的一位领导写的,几乎就是表达一种歉意,说孩子是好孩子,非常好的舞蹈苗子,但是非常抱歉,因为政策不允许,我们想了一切办法,但是没能……” 那年,培艺11岁。
收到那封信以后,培艺很长时间就不再讲话了。“我明白了,家庭出身不好导致我没有权利跳舞。” 培艺的个性,一下子从活泼开朗变得自卑。
“仅仅一个月后,邓爷爷就说不允许查三代了。”培艺赶紧报考了北京舞蹈学院。但是入学后,她的个性并没有变回来。
因为家里穷,没一件像样的衣服,培艺上学时的衣服都靠美国的亲戚接济。结果反而让她变成全校最潮的人物。在当时的环境下,这让她感到很委屈。家里穷,还直接威胁她的胃。
“家里真是太穷了。我的画家父亲靠卖行画(临摹大师作品)赚钱。我的生活费是全校最少的,一个月3块钱。”眼泪再一次闯将出来,培艺提高语速,似乎想略过这段回忆。“但是我太能吃了,不是一般的能吃。饺子8两,米饭8两,我的饭碗在学校有名,那就不是碗,是盆,大的蓝色的瓷盆。米饭和菜,满满的,都吃光。钱不够,我就和老师借,和同学搭伙吃,一直没告诉家里。”
这段时间里,生活中除了舞蹈还有一抹亮色,就是培艺一生的最爱——蛋糕。“3岁之前,我家住广州西关,我的生活里有蛋糕,有巧克力,有漂亮裙子,有连裤尼龙袜,这些同龄人享受不到的东西我都有。”但在她3岁时,“文革”红卫兵抄家,培艺瞬间告别了这种生活,从此不再知道什么是零食。可以想象,8年后,当独立掌握自己的生活费,在学校对面买到一小块蛋糕时,培艺的复杂心情。“大口吃,大快朵颐。”培艺的声音在哭,“我觉得这些经历都是财富。”
22岁,拒绝轻视和干扰
舞蹈学院8年,沈培艺深得舞蹈界泰斗戴爱莲的亲传,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毕业两年后,在培艺22岁那年,她成为当时我国最年轻的国家一级演员。从此,她对艺术的追求也更苛刻,对艺术理想的守护也更奋不顾身。
成为国家一级演员后不久,培艺所在的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蹈团为了生存不得不为歌星伴舞,培艺只尝试了一次就不干了。她说,当眼前的道路不属于她时,还不如停下来。“艺术的路在哪里,舞蹈的路在哪里,当时大家都很迷茫。”但显然,受到轻视的舞蹈,不是培艺想要的舞蹈。
1989年,培艺加入总政文工团。但头两年,她并不受重用。身为国家一级演员,“看着三流的甚至四流的演员跳领舞,我跳群舞。真是百无聊赖。再加上很多方面都不开心,到最后我就没话说了。”整整两年,她几乎不讲话。
培艺很需要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于是就到官园市场买了一只猫发泄爱心。“专门选了一个浑身长癞的猫,在宿舍里,我不仅把它养得胖胖的,还把它浑身的癞都治好了。很有成就感。”失望的培艺开始悄悄联系广州现代舞蹈团,并开始学习打字,准备转行当文秘。就在团里已经同意她转业的时候,机会来了。